多層商場如何巧借樓梯引流!
很多多層的商場有這樣的困擾:一樓客流量很大,上樓的人卻很少,越往上顧客越少。即使有的店鋪放了導購牌,導流的人數還是很不理想。
本來想擴大經營面積,提高銷量增加利潤,現(xiàn)在卻變成提高經營成本,增加經營負擔。
為什么會有這種問題呢?從購物體驗的角度來說:
1)1樓可以滿足顧客需求,買了就走;
2)樓上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沒興趣,不值得費時間費體力爬樓。
那么我們除了引導顧客樓上打折促銷活動,辦會員贈品之外;連接樓上樓下的樓梯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1)將一些特惠活動,安排在較高的樓層,在樓梯處放標識,旁邊放置模特吸引顧客,從而帶動顧客向高層走動。比如:換季打折等等
2)將一些附帶的、免費的福利放在高層。比如:贈送紀念品領取處、或者買褲子的將免費的牽邊放在樓上,有些則是將辦理會員卡等禮品兌換等放在較高的樓層。
這些活動從門店外,就應該開始有醒目引導牌、廣告宣傳牌,而且在沿著顧客常走的通道、樓梯均設置必要的提示指引信息,導購也可以適時的提示顧客。
一個很有設計感的樓梯,除了能引導店鋪風格,奠定店鋪的調性,還可以讓人有一種忍不住去走一趟,必須去體驗一番的魔力。
1)化繁為簡
少即是多,在店鋪設計中比較常見。既能節(jié)省費用,還可以給店鋪空間適當留白,不至于看起來雜亂無章。
簡潔的玻璃欄桿,木梯面,隱蔽的鋼結構支撐著樓梯,看起來還有漂浮的效果。
旋轉樓梯,既可以節(jié)省空間,還可以依靠設計吸引關注,樓梯邊緣還嵌入了燈
夜晚開燈后的樓梯特別閃亮。
2)線條引領顧客
店鋪設計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一味地追求如何“簡”,而是追求如何“引”。
引其實不難,貼在墻上的“請上樓”字樣就算是引的一種做法了。但它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引得太不走心了。
文字的敘述雖然直白,但僅作用于顧客的視覺,卻沒有作用于顧客的心理。
你只是說了“請上樓”,沒有具體的東西展示,拿什么說服顧客按照這個說法去做。這時候,線條的指引就顯得隱秘且有效多了。
在光線的運用中我們就講到過,線條在店鋪里是個非常有用的元素。
線條獨有的延伸感,會讓顧客不自覺地關注到它延伸的方向。經營者可以利用這一點在無形中引導顧客的行進路線。
甚至可以運用枝干或綠色植物,去讓這些生硬的線條更有活力。
植物延伸向哪里,顧客就會被引到哪里。
不是所有東西都要用文字去表達,簡單的箭頭會比文字的向左向右少了一些命令感,也更加感性容易被接受。
3)增加有趣的元素
在一側設計小朋友最喜歡的滑梯,抓住小朋友的心等于留著顧客,大人小孩兩相宜,不失童趣的有愛設計。
將“燈”的概念融入到樓梯當中,讓光不只是照明,更有裝飾點綴與美化環(huán)境的效果。
白天時,踏板上的LED僅有裝飾效果,而在黑暗環(huán)境下,這些LED燈則成了引路的安全指標,不需要特地開啟大燈,也能安心上下樓梯。
利用樓梯一層層的規(guī)則,分割出大小一致的方格,把樓梯下的三角空間充分利用成書架,不但可以收納更多書籍,而且面對一整面書墻購物,相當有視覺沖擊力。
樓梯也可以從這個角度進行設計,樓梯的每一面都是可利用的空間,關鍵就看你能不能發(fā)揮才能挖掘出樂趣了。
比如,可以通過涂鴉讓樓梯不再單調乏味。色彩的沖擊也能在無形中提醒顧客,樓梯通往的二樓更精彩。
把樓梯繪制成秘密花園的樣子,一秒帶顧客回歸童年。涂鴉油畫的凹凸質感,讓樓梯像磚墻一樣能粗糙又不失藝術感。
文末彩蛋:
還有像這種特殊的個例:樓梯不僅是個過渡區(qū)域,還可以兼?zhèn)淦渌δ?,比如空中花園。
設計師把承重柱在中間的傳統(tǒng)樓梯變成螺旋結構的The Living Staircase,沿著欄桿種滿植物,還設有圓形平臺,成為可以休息放松的公共區(qū)域。
小編建議
多層商場按照活動標識,導購引導,樓梯設計這幾個方向下功夫去吸引客戶,樓上人氣準有保證。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去布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