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經營秘訣就在這里,讓經營更加容易
便利店多常見于居民區(qū)附近,或是住宅區(qū)底商,或是出租商鋪,都以經營即時性商品為主,為滿足顧客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采取自選式購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經營商品類型多為生活日常食品用品,果蔬,日化等。光顧的顧客多為附近居民,那么,經營性質也就非常明顯了,便民!高效快速的方便附近居民生活是其宗旨。
便利店的資金投入是多少呢?
一般來說,占地面積在50至70平方米(一間大客廳的大?。┑谋憷辏话阈枰?0萬至30萬元的資金,主要花費在店鋪店面的裝修、采購各種設備以及貨物等;房屋的租金因地段的不同各異,平均來講,一般200至300元/平方米;在管理運營方面,因為要24小時經營,所以一般需要8到10名左右的工作人員。可能還需要代理其他便民服務,比如話費充值、生活(水電煤)繳費、雨傘帶借、復印打印等業(yè)務。
行業(yè)發(fā)展現狀:
便利店業(yè)態(tài)是在1999年進入國內市場,盡管起步較晚,但是伴隨著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利店業(yè)態(tài)在我國取得了較快發(fā)展。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截至2011年我國共有13000余家便利店,年商品銷售額達到226億元,從業(yè)人員超過100萬。但是從便利店規(guī)模占比來看,便利店商品銷售額占當年全部連鎖零售企業(yè)總銷售額(約3.5萬億)的比重僅為6.5‰,占當年社零總額比重僅為1.2‰,遠低于日本的6.6%(便利店年銷售額占日本零售行業(yè)比重)和美國的5%(便利店店內商品年銷售額(不含油品)占美國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額(不含機動車及零部件)比重)。可見便利店業(yè)態(tài)在我國擁有十分廣闊的成長空間,這也就促使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們加入這個行業(yè)。
與超市的區(qū)別:
便利店不同于超市,也不同于服裝精品店,他會出現在社區(qū)的一隅、街角,50-80平米的便利店卻是最貼近生活的場所。往往我們在超市進行第一波情感消費之后,愉快回家,發(fā)現有落掉的勝過必需品。而無處不在的便利店就隨之帶來了第二波的生活必須品消費,“Get what you forget” (買到你在超市忘記買的東西)就是美國便利店營銷核心。
遂犯便利店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出現的時代背景與經濟形勢并不完全相同。但從整體上來看,便利店是超市發(fā)展到相對較為成熟的階段后,是一種從超市中分化出來的一種零售業(yè)態(tài)。一方面,彌補超市 “購物不便利”的致命短板;另一方面超市的快速發(fā)展為便利店提供了先進的銷售方式和經營管理技術。
具體的說,便利店具有與超市相區(qū)別的四個“便利”業(yè)態(tài)特征。
便利店特征:
距離的便利性
便利店與超市相比,在距離上更靠近消費者,一般情況下,步行5~10分鐘便可到達。便出現了“孩子也會打醬油的說法”
購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時性消費,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與超市相比,便利店的賣場面積?。?0~200平方米),商品種類少,但是商品陳列簡單明了,貨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顧客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商品。并實行進出口同一的服務臺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結賬排隊的現象。據不完全統(tǒng)計,顧客從進入便利店到付款結束平均只需三分鐘的時間,這樣的結果調查結果充分顯示消費者來便利店購買商品的目的性極強。
時間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營業(yè)時間為16~24小時,全年無休,所以便利店為消費者提供“Any Time”式的購物方式,充分顯示其強大的,不可比擬的時間便利性。
服務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將其塑造成社區(qū)服務中心,努力為顧客提供多層次的服務,例如速遞、存取款、發(fā)傳真、復印、代收公用事業(yè)費、代售郵票、代訂車票和飛機票、代沖膠卷等等,對購物便利的追求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這就決定了便利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產品策略:
(1)提高門店的商品陳列利用率
商品的選擇和陳列是一門學問,如果做得好會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并有極佳的促銷作用。在產品策略方面,便利店的經營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面積也通常在100平米以內,所以不能浪費門店的陳列空間。在商品的陳列方面,有些便利店存在某些商品的陳列面積過大的現象,有不少商品在3個排面以上,這樣的陳列為門店的商品品種單調創(chuàng)造了借口,從而致使原本應當有1200種商品左右的門店,可能只有500多種的商品上架,其結果顯然是不足以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
(2)正確進行商品類型的選擇
便利店的主打商品應在速凍食品、飲料及日常用品上,這些商品不求多、全,而應求精,即選擇暢銷的、質量高的、價格又適中的產品上架。在便利店中應避免出現整扎銷售或者大包裝的產品,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為應急的需求,量販包裝的商品是不屬于便利店的銷售范圍,便利店銷售商品的選擇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因為銷售大包裝商品,便利店的價格必然要高于大型綜合性超市的價格,這種“雞蛋碰石頭,揚短避長”的行為將會導致顧客對便利店產生價格高、購物上當的心理。量販商品陳列在便利店的貨架上不僅不能獲得良好的銷售,還會浪費門店的有效陳列面,進而影響到門店的正常經營業(yè)績及形象。所以,便利店所選擇的商品類型應為品牌質量有保證、暢銷的大眾化商品。
(3)避免貨架存在大面積空位
貨架大面積空位是門店的暫時性缺貨或者其他問題,但是這種現象反映出的結果無非是:配送中心配送貨物不及時,采購部商品采購的品種不足,理貨人員補貨不及時。這三種問題造成的這一后果必然影響門店銷售和形象。一個貨架空空的門店對于顧客的影響是什么?不僅僅是顧客此次購物無功而返,還可能使企業(yè)損失一批固定客戶。
分銷渠道:
(1)建立網絡配送系統(tǒng),統(tǒng)一配送
鑒于國內便利店多數已有配送中心這一事實,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盡量采取在特定區(qū)域高密度集中開店的策略。要充分發(fā)揮自設配送中心的優(yōu)勢,建立電腦網絡配送系統(tǒng),統(tǒng)一集貨、統(tǒng)一配送,特別要發(fā)揮配送中心分別與供應商及各家店鋪相連的電腦網絡作用。為了保證不斷貨,配送中心一般應根據以往的經驗保留3天左右的庫存。同時,中心的電腦系統(tǒng)每天都會定期收到各個店鋪發(fā)來的庫存報告和要貨報告,配送中心把這些報告集中分析,最后形成一張張向不同供應商發(fā)出的定單,由電腦網絡傳給供應商,而供應商則會在預定時間之內向中心派送貨物。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貨物后,對各個店鋪所需要的貨物分別打包,等待發(fā)送。
(2)提高商品周轉率,減少庫存
由于門店面積小,又因地理位置多處于繁華地段,高額的房租不允許門店有大量的庫存。貨架商品的庫存量應嚴格控制在最大庫存量以內,這就要求配送中心將配送商品配準、配全,從而保證便利店的商品常進、常新,以減少庫存,提高商品的周轉率。為了完成門店商品的快速周轉,對于配送商品的時效,包裝應當仔細檢查,以減少不必要的庫存。通常將商品的庫存定為3天左右,而對于像冰激凌、速凍食品類商品,供應商一天分早中晚3次直接送貨到各個門店。
不宜地點:
(1)商圈內人口極少
便利店不適宜開在商圈內人口不足的地方,如果商圈內人口在1500人以下,此店鋪應擯棄(這意味著商店的固定顧客過少,從而會影響到銷售額)。
(2)車流的動線很少
車流的動線指車輛行走時的移動路線。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車流的動線很少,則意味著商店的流動顧客會受影響。如處在十字路轉角處的店鋪其車流動線有4條(東、西、南、北4個移動方向的路線),位于雙向車道馬路的商店有兩條動線,而處在單向車道馬路的商店則只有一條動線。
(3)在馬路上看不到商店
這是指商店不是設在沿馬路的街上,而是在某一脫離馬路的區(qū)域內。其缺陷有二:一是不方便顧客的來店;二是很難招徠流動顧客。
(4)不在車站“回歸動線”內的店鋪
所謂“回歸動線”是指上車與下車的客流必須經過商店門口的移動路線。如果商店的位置不在這條移動路線之內、即使商店緊臨車站,也會使來店的客流受到影響。
(5)地下店鋪
設在地廠室的便利店由于不能充分發(fā)揮便利店的特殊功能,因此客流會受到影響。主要缺點是:顧客進出不方便;店鋪位置不醒目而難以招徠流動顧客。
(6)要登樓梯的店鋪
便利店一般都在底商,這樣方便店面門頭的制作,減少登樓梯進入商店給顧客帶來不方便,從而更加映襯了便利店主要提供方便的原則。
(7)不能設店招與燈箱的店鋪
商店由于受到物業(yè)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不能設立店招或燈箱,意味著商店的熟知性和廣而告之的力度會非常的限制。所以要想留住那些匆匆的過客,便利店的醒目與一目了然是保證客流的重要手段。設想在夜晚如果沒有明亮的店招如何能讓路過者知道這是一家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答案是非??隙ǖ?,只有燈火通明,才能夠吸引那些夜晚還需要購買急需品的顧客們。
(8)店鋪的形狀不規(guī)則
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商場比較適合便利店的經營,如果店面的形狀不規(guī)則,外加營業(yè)面積本來就很小的空間,會有很多難題,比如說很難合理地去安排商品的陳列,來增加顧客選購商品的時間。很難合理的安排顧客的動線,會造成擁堵顧客體驗感不佳的狀況